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七十八章 姚濂(2 / 2)


“见过靖国公,妇人这边有礼了。”陈秋娘对着林源做了个万福。

林源点了点头,姚濂这才示意妻子下去。看向喝茶的林源,姚濂有些好奇林源怎么会来自己府上,按理说自己和他并不相熟。

林源见姚濂有些疑惑,稍想了想就明白了其中原委,所以率先开口道:“本国公先恭喜姚大人出任这次春闱主考官。”

姚濂听了这话,先是一愣,随后苦笑道:“公爷就不要开玩笑了,这何喜之有。”

“怎么?姚大人不愿意为圣上选才?”林源笑着看向姚濂。

姚濂摇了摇头,说道:“为国选材是大事,下官自不会推辞,可是将下官派到豫州,这味道就变了。”

“这怎么个说法?”林源微笑着看向姚濂,看来这人并不像外面传言的不通事理,果然读书好的没几个省油的灯。

“公爷应当清楚,下官和薛家有过节,而豫州之地,读书人当中十个有八个是出自薛家门下,就算下官在大公无私,可有几人会相信。”姚濂说道。

“做好自己就好,管他外人怎么想,不过薛家到是个难题。”林源说道。

“果然公爷也有所顾虑。”姚濂笑着看向林源。

林源摇了摇头,笑道:“我又不是神仙,是凡人,难免会有所顾忌,毕竟刚刚在江浙落了薛家面子,不过想来薛邕不敢把我怎么样。”说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。

姚濂一愣,林源说的没错,薛邕确实不敢把林源怎么样,不说林源手中握有兵权,便是靖国公府这顶勋贵帽子,薛邕给林源使绊子也要三思而行。可自己该怎么办。

林源瞥了眼姚濂,见其若有所思,便开口问道:“姚大人,想来你也不认为这次科考将你我二人放在豫州是单单为了主考吧。”

“怎么说?”姚濂问道。

“江浙的事听过吗?”林源问道。

“略有耳闻。”

“薛立在紧要关头,被薛家除名,出了五服,便是攀扯上,也和薛家没有多大关系。这就导致江浙一案只截止到薛立身上,薛家并未受到损失。”林源说道。

“这倒是薛邕的行事风格,不出意外。”姚濂嗤笑道。

“但江浙的案子没完,本公爷这次去豫州,可不单单是为了监考去的。”林源说道。

姚濂皱了皱眉,看向林源,说道:“公爷这是什么意思?”

林源轻笑一声:“意思就是字面意思,考场那边还请姚大人多费些心思,本公爷还有其他事要做。”

“公爷是说要暗查薛家一案?”姚濂问道。

林源点了点头,看向姚濂。姚濂仔细想了想,说道:“没问题,下官会尽量拖住薛家的视线,但是,有一点烦请公爷重视,下官拖不了太久。”

“放心,我不会让你一人担着,只是必要的时候配合我一下,不过咱们两个在此期间到是不宜过分的亲近,毕竟你姚大人在外可是位性格脾气古怪的样子。”

“不过是在翰林院交流少些罢了,现在倒成了负担。”姚濂摇头笑了笑。

两人又商谈了一些细节,约定好年后在好好谋划一番,林源这才起身朝姚濂告别。走到门口,林源这才突然想起还有一事没有办,转身问道:“姚大人,还有一事要请教。”

“公爷请说。”

“姚大人可有一些教谕先生的消息。”林源问道。

“教谕先生?公爷问这有什么用?”姚濂好奇道。

“庄子上要开学堂,开春就要建好了,这不眼下还缺教谕先生。所以问问姚大人。”林源解释道。

“这到是好事,公爷还得等段时间,待我问问在给消息。”姚濂想了想说道。

“多谢姚大人了。”林源拱了拱手。

送走林源后,陈秋娘从厢房出来,看着姚濂问道:“靖国公怎么会突然来找你?”

“一些公务罢了,毕竟他也是这次春闱监考官,我又要同他一起去豫州,无论如何都要见一面。”姚濂解释道。

陈秋娘没有说话,只是点了点头,恰好看到了林源带来的礼物,这倒是新鲜,自姚濂入京当官后,还没有人送过礼呢,陈秋娘将礼盒拆开,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惊呼一声。

“怎么了?”

“靖国公这礼真重。”陈秋娘苦笑着指了指礼盒。

姚濂有些好奇,走过去瞧了一眼,只见里面是一瓶酒和一个木盒,问道:“这都是什么?”

“这酒是今年火便京师的雁门春,这木盒里装的是香皂,看样子还是上品。”陈秋娘解释道。

姚濂摇了摇头,说道:“左不过一些吃用之物,收起来吧,这东西在靖国公那里或许算不得什么。”

陈秋娘点了点头,将礼盒收了起来。